汽車信息網1月10日訊 隨著2023年的到來,疫情也已持續了三個年頭。對于2022年的車市來說,在疫情持續與原材料短缺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依然持續在寒冬的表現。不過在經歷了三年的緊縮洗禮后,各家車企也逐漸適應了新的狀態。在國家補貼政策的取消,以及原材料漲價的大背景下,車市在2023年開年迎來了全面漲價的新局面。拒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不少于10家車企在新年伊始宣布了漲價計劃,但也有部分品牌在這一片漲...[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月10日訊 作為2022年目標完成率最低的車企之一,長城汽車率先在2023年做出了改變,把今年的目標下調到了160萬臺,結束了每年銷量目標增長的態勢。這樣的做法或許不好看。但是卻更加符合現在的市場情況。近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將公司2023年的業績目標達成率由銷量不低于280萬輛、凈利潤不低于115億元,更新為2023年銷量不低于160萬輛、凈利潤不低于60億元。因為長城汽車目標有《20...[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月10日訊 在充滿艱辛的的2022年,受到諸多外界不利因素影響,中國車市并未取得新的突破。作為長期以來車市中當仁不讓的銷量大戶,日系品牌的表現尤為不能令人滿意。從數據上看,在2022年豐田、本田和日產三大品牌的市場表現,均呈現出不同程度地下滑。其中,日產的全年累計銷量被定格在104.5萬輛,同比下降22.1%。本田兩家合資公司的全年累計銷量為1373122輛,同比下滑12.1%。相比于...[詳情]
評論進入2023年,在新能源國補取消,及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截止的背景下,包括比亞迪、奇瑞新能源、等在內的10余家車企官宣了漲價,對總計近30款車型價格進行了上調。受原材料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不少人也預計未來會有更多車企加入漲價隊伍。但還沒有等來新一波的漲價潮,卻優先看到了部分省市及品牌購車補貼再延續的好消息。[詳情]
評論在企業的頂層架構中,未來的命運和走向,主要看領導者如何布局。因此,臨近年底,造車新勢力的人事變動紛至沓來,有人內部調崗、有人出走他家,崗位范圍上至聯合創始人、公司董事長,下至副總經理。聯合創始人集體被換,造車新勢力前路或將愈加艱難。[詳情]
評論就在昨天,蔚來汽車爆出驚天大雷,其用戶數據被盜竊,黑客拿著數據利索蔚來225萬美元等額比特幣。在收到勒索郵件后,蔚來當天即成立專項小組進行調查與應對,并第一時間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告此事件。經蔚來的初步調查,被竊取數據為2021年8月之前的部分用戶基本信息和車輛銷售信息。針對用戶數據泄露一事,蔚來創始人、CEO李斌在蔚來官方社區也進行了道歉。但到目前為止,蔚來并沒有給出相對于解決方案。最近網絡上流傳著...[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2月21日訊 2022年太難了,相信這是各行各業共有的心聲,汽車市場更是如此。受疫情、原材料上漲、油價上漲的多重影響,國內汽車市場的嚴峻程度比2020年還更甚。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芯片荒、電荒等多重因素下,中國汽車銷量斷崖式下降,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頒布旨在刺激消費,如今為了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中央財辦宣布繼續實施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日前,據新華社權威發布,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接受新...[詳情]
評論當寶馬3系這個名字成為燃油車世界一座豐碑的時候,終于BMW決定把這個數字帶進了電動化時代。在中國市場,BMW率先推出了純電動中型轎車——全新BMW i3。這既是一臺BMW邁向新時代的全新純電產品,它還是一臺能夠把寶馬品牌基因在電動化時代延續下去的產品。目前BMW的戰略是基于智能的、可擴展的車型架構,實現一款車型多種驅動技術的齊頭并進,這樣可以令工廠保持高度靈活性的同時,更從...[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2月14日訊 當逃離城市成為都市年輕人周末節假日的一種潮流時,就注定了純電與越野終將相遇。這一點,也在自主品牌中達成了共識。近日,比亞迪公布了仰望品牌的標識,據悉,比亞迪仰望將對標奔馳、寶馬、奧迪等一線豪華品牌,旗下首款車型將于2023年一季度正式發布,車型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車。幾乎同一時間,奇瑞iCar生態也宣布將推出首款純電動硬派SUV車型S56,并邀請全網用戶共創該車的外觀設計。...[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2月14日訊 時代的洪流下,沒有任何企業能夠獨善其身。伴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一部分市場份額較少的合資品牌已經開始感受到了寒冷。近日,有海外媒體報道稱,大眾集團旗下的捷克汽車制造商斯柯達汽車正在考慮退出中國,并將在明年做出最終決定。斯柯達首席執行官克Klaus Zellmer表示,那里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我們將與我們的中國合資伙伴一起考慮如何將業務繼續進行下去。如果我們想集中精...[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2月9日訊 在疫情持續和原材料短缺的無差別打擊下,中國車市的陰霾短時間內仍難以驅散??梢哉f,車市陰霾密布,車企人人自危,已成為了2022年汽車圈內的一個眾所周知的既定事實。尤其在今年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中,受到外界各類因素的影響,以往產銷兩熱的局面也變得更加黯淡,能夠跑贏大盤的品牌更是寥寥無幾。不過在這其中,一汽-大眾便是保持穩定增速的少數派之一,不僅實現了全品牌2500萬輛銷量達成,...[詳情]
評論12月6日,一則立訊精密成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大股東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而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緊急發布聲明,目前公司股東的持股比例并沒有發生變化,立訊精密的持股排在第四,為7.87%。 身為“果鏈一哥”的立訊精密目前危機感強烈。今年歌爾股份遭到蘋果砍單,利潤暴跌,股價直接膝斬。而后華爾街日報爆出蘋果要求旗下供應商要逐漸把產能搬出中國的新聞,果鏈的可能將會成為過去式。這迫使立訊精密正在加快向汽車布局的腳步。[詳情]
評論由吉利孵化的億咖通正面臨掉隊的尷尬。原本計劃借殼上市的億咖通,近日被曝出大規模裁員、人事動蕩和重要業務被裁等系列問題?!扒采⒘苏麄€自動駕駛部門,涉及數百人?!毕⑷耸糠Q,包括CMO等在內的不少人都已經離開。而相比人事和業務調整,外界還擔心的是,正在好風口的億咖通卻并沒有推出有市場競爭力的核心產品,也沒有展現出值得期待的未來前景,同時這幾年也一直籍籍無名,幾乎沒有任何聲量引人注目。[詳情]
評論近日,自游家汽車母公司火星石科技被傳“就地解散”,多位來自常州生產基地的自游家員工稱已開始分批次辦離職手續,公司計劃全部清退。對此消息,“汽扯扒談”向自游家汽車官方求證,對方回應稱:“公司正常運營中?!? [詳情]
評論最近幾個交易日的A股,汽車整車板塊成為了反攻主要進攻點。無論是資金流入還是板塊活躍度,汽車整車表現出了非常強勁的活力。其實從疫情以來這三年,汽車整車板塊的估值整體翻了三倍。原本資本市場市值前十企業往往都有由金融類央企把持,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也作為汽車板塊的股票沖進了TOP10行列。 如果從短期的消息來看,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要延長到2023年的傳聞在市場上已經被廣泛傳播。這說明國家想從政策層面上,對于支持汽車行業的力度是持久化的。所以受此傳聞影響,汽車板塊整體連續上揚。[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2月2日訊 12月的第一天,小鵬照例發布了上個月的銷量,以5811臺新車對11月進行了草草收尾,相較此前,愈發顯得后勁不足。不過,在看完小鵬三季度財報后,也就不感到意外了。在發布銷量的前一天,小鵬對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進行了公布,數據顯示,其第三季度營收68.2億元,同比增長19.3%,環比降低8.2%;凈虧損23.76億元,同比擴大49%,環比收窄12%,凈利潤率為-34.8%。至...[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2月1日訊 脫離華為兩年后的榮耀,在最新MagicOS暨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正式官宣將會與比亞迪在車機融合方面做聯合研發。隨著汽車即將步入智能交互時代,汽車廠商和手機廠商之間的次元壁被逐漸消融。前有學而優則仕的理想汽車,從車機端進入到手機端研發,相反的是在小米手機也挺近了汽車的時代。而后財大氣粗的吉利直接拿下了近幾年不得志的魅族,華為更是直接把賽力斯和極狐變成了自己的代工廠?,F在比亞迪依...[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1月30日訊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比拼的是加速、續駛里程的話,那么下半場考驗的就是智能化。當前汽車被視為第三大移動智能終端,汽車操作系統也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爭之地,引得互聯網公司、整車廠、零部件等企業競相角逐。近日,脫離華為兩年后的榮耀,在最新MgaicOS暨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正式宣布了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動作,其合作對象指向了目前風頭正勁的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雙方將在車機融合方...[詳情]
評論汽車信息網11月30日訊 剛趕著10月的最后兩天完成約定并順利交付的恒大汽車,又被曝出了裁員的消息。近期,有知情人士透露,恒大汽車天津工廠正在進行裁員,計劃裁員60%,有員工已經在內部被約談,此外還有一部分將進入休假。據了解,天津工廠是恒大汽車目前唯一運行的整車制造工廠,這些生產線上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一旦有超半數被裁,那么恒大汽車本就緩慢的生產和銷售進度將更難推進。而導致這種局面的出現,只有兩個原因...[詳情]
評論近日,小米集團披露 2022 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當季度總營收 704.7 億元,同比下滑 9.7%;期間虧損 14.74 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 7.89 億元;經調整后凈利潤為 21 億元,同比下滑 59.1%。小米汽車的項目,成為了這篇財報最大的拖累。[詳情]
評論